經典的意識與潛意識模型由19世紀的心理學家弗洛依德舉出。其模型主將意識和潛意識由三個主要部份組成。其分佈就如一座冰山。意識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份,而潛意識就是浸在水下面的冰山部份。詳情可回顧<不一樣的自由意志論-- 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論說>這篇文章。雖然冰山模型很形像地把意識和潛意識的功能劃分出來,但是其互動的方法却留下很大的一片空白。
事實上,神經科學界已經有很多證據指出潛意識的發動要先於意識。而且,無可否認地,行為心理學界同樣有證據支持人們的意識可影響潛意識。詳情可看<不一樣的自由意志論-- 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論說>這篇文章。那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互動是如何進行的呢?
心里對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心里對話。心里對話一般會在面對選擇時出現。例如一個減肥的人在面對美食時出現的內心爭扎。如果大家有細心留意心里對話,你必定能發現我們的思想會劃分成兩個角色。一個是發出思想的角色,另一個是聆聽思想的角色。兩者一說一聽地進行著,形成對話。那麼當你的意識在發話的時候,到底是誰在聽是誰在說?是意識在聽嗎?不是!是意識在發話嗎?也不是!聽的和說的都是潛意識。那麼意識做了什麼?意識在做邏輯分析。她把潛意識的意念和外在環境的互動作出衡量和可行性分析。因此,內心對話的天使和魔鬼都是來自潛意識。
佛家心理學
在心理學上,佛家有其獨到的見解。佛家對意識的劃分甚至比弗洛依德的冰山模型要細緻得多。例如,冰山模型對意識的劃分只有兩層,分別是意識和潛意識。而佛家則把意識劃分成八識,意識層有六識稱為「眼耳鼻舌身意」;潛意識層有兩識分別為「末那識/意根」和「阿賴耶識」。意根為人的意念根源,也可理解為本性。而「阿賴耶識」是世界萬物最本質的靈性,則萬物最純粹的智能。而意識與潛意識層的互動論說可以從《六祖壇經》中的一首佛偈中窺探一二。
六祖慧能的佛偈如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單獨看這首佛偈很難理解它要說明的是甚麼,因為它的產生來源自另一首佛偈。另一首佛偈來自慧能的同門神秀。
神秀的佛偈如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的佛偈訴說的是修持本性的方法。所謂本性其實就是我們的潛意識部份,也就是意根。在這里,我不想用高深的佛教用詞來描述這句佛偈,如「淨圓覺」或「覺有情」等,因為常人看著都覺得摸不著頭腦,看不明白,所以這里用比較淺顯的方式來表達。神秀認為人的意識(心)就如一面鏡子。各種邪念歪念(貪嗔痴)都是塵埃。如果想意識純淨(澄明)就需要不斷有意識地抺去那些邪念,把鏡子擦乾淨。
神秀和慧能的師父是五祖。五祖在聽完兩者對修持的描述後,認為神秀還未理解心為何,而慧能則成功掌握。那麼慧能又是如何修持的呢?
慧能的佛偈一方面是禪述自己的見解,同時另一方面指出了神秀修持方法的錯誤。如果單從慧能的佛偈的字面去解讀他的意思,很容易便會被解讀為人的識身和識心都是虛幻的,本性是無垢純淨的,並不會被邪念所污染。雖然這樣解讀並沒有大問題,但是其中的精粹却會被忽略掉。若結合神秀的佛偈去解讀,慧能認為我們的意識(鏡子)並不是意念的根源 (鏡台),只是無形的投影,真正的意念(性)潛藏在意識的深處(潛意識/意根/阿賴耶識)。有意識地去拂拭鏡子的塵埃就如用力去抹平水波一樣,並不能抹平水波,因為水波的根源還在別處。
阿賴耶識是無垢純淨的,並不會被邪念所污染。開悟的人都開啟了阿賴耶識,故而他們的心能夠純淨(澄明)。他們明白意識只是投影,用意識去驅除邪念(塵)是無法完全驅除的。因為邪念並不是來自於意識,而是來自於潛意識(意根)。意識無法抺除藏於意根中的邪念來源。只有接觸更深層的意根或阿賴耶識才能得到澄明。
意識與潛意識互動模型的砌圖片
這種意根的理念正正符合神經科學所發現的證據,則潛意識要先於意識的形成。因為我們的思想和意識是來自意根,則潛意識部份。
思想家尼采提到過「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當我們的意識凝視自己內心的深淵(潛意識)時,內心的深淵(潛意識)同樣凝視著我們自己。這句話正好表達出意識與潛意識的互動。
無論是弗洛依德,尼采,慧能或神經科學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揭示了意識和潛意識互動的一角。他們發現了各自的砌圖。只要我們把他們的發現砌合起來,一幅清晰的互動圖像便呈現出來。以下是明鏡模型構圖。
意識與潛意識互動模型明鏡論說 |
我們的意識是明鏡。她是潛意識伸延出來的一個自照部份。她的作用在於反射(意根)潛意識浮現的思想。如果沒有意識反彈的回饋,我們根本無法察知自己的思想。潛意識也無法對自身的思想進行情感反饋。這塊明鏡的形態是後天生成的。她由我們的經驗和邏輯思維交融而成,所以她代表了我們的理性,映照出我們對事物的善惡判斷。
我們的潛意識是深淵中的意根。她是一切意念和情感的起源。她就像一個黑箱子。當思想和外在變化信號被傳輸進這個神秘的黑箱後,她會基於一種不被自我感知的邏輯進行分析,然後生出情感,如喜怒哀樂。因為黑箱中的邏輯無法被意識感知,所以我們不知道為何我們會生成不同的愛好。有些人喜歡紅色,有些人喜歡藍色,而另一些人則喜歡白色或其他顏色。這些喜好並不是基於後天賠育的邏輯所能解釋的。
我們的意識更像一種對外智能,是為了達成潛意識情感的滿足而服務。正如行為心理學家所說,意識能在某程度上控制我們的行為。但對普通人來說,在最深入的本質里,意識是被心所牽動的。只有那些開悟的高人才能以智慧(意識)駕馭情感(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