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不一樣的宿命論---三個宿命感的重要成因

宿命的力量


如果說命運是注定的,那麼命運的力量實在是太驚人了!例如,某人今天在吃飯的時候被魚骨刺傷了,這是因為他吃得太急。他吃得太急是因為他很餓。他很餓是因為一直在做體力勞動。而這又因為他又窮又無能所以才做苦工。他的無能又可以推索至他的父母都是白丁無法給他教學。而他的父母的失學又可推索到他的祖先家族落幕。其祖先落幕甚至可以不斷推索到朝代更替,甚至到人類的始祖。而人類始祖更遠的因果更可牽扯到冰河時期的哺乳類,仍至再之前的恐龍,又到地球成形,及至宇宙大爆炸。那麼豈不是說,在宇宙大爆發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今天的他在吃飯的時候被魚骨刺傷了?很難想像,命運的跨度是如此可怕。若是再往後想想,事情更是沒完沒了。可能,有一天人類滅亡了,而原因竟是那人今天食飯刺了一根魚骨。在命定論之下,命運就如一條灌穿宇宙開始到結束的繩索,把一切都包括其中。在如此龐大的力量洪流底下,個人是多麼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生除了跟隨命運的鋪排走,根本別無選擇。


宿命的反思


 
如果命運是注定的,那麼人的一生又算什麼?人生到底還剩下什麼意義?我們只是一隻被命運操控的扯線布偶?既然我們只是一隻扯線布偶,我們的行為存在過自由麼?我們的思想存在過自由麼?若是連思想都是命運給予的,這個「我」到底還存不存在?若是「我」根本不存在,現在所思所想又是什麼?是命運的自言自語嗎?在命定論之下,連自我都失去了,彷彿一切都是虛假的,一切都是無意義的。不但我不是「我」,連宇宙的一切事物都只是命運創造者一件自娛自樂的玩具。       

         思想與自我

笛卡兒
當你感到自己被命運所擺佈的時候,嘗試問問自己。你寧願相信命運是注定的也不願相信自己是存在的?又或者你寧願相信自己的所有歡笑快樂都是虛構的?你的所喜所愛都不是發自內心的?你的一切刻苦努力都是不存在意義的?你願意嗎?你甘心嗎?這合理嗎?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兒提到「我思故我在」,意謂因為你在思考,所以你存在。既然你能思考,也就說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存在,所以「你」是真實存在。佛陀也說過「自觀自在」,意謂當我們觀察自己的時候,我們就可發現自己的存在。現在,閉上雙眼,深深呼吸,定下心神,好好感應一下自己。你會發現自己就在這里!故此,不用懷疑自己的存在性。再者,若是命運是注定的,世上便沒有「你」。既然沒有你,你又何需苦惱和悲哀?

宿命感的重要成因


為何人會產生「宿命」這種觀念?「宿命感」從何而來?總括來說,「宿命感」可以分成兩種,正面「宿命感」和負面「宿命感」。正面「宿命感」源於有利自己的事件。負面「宿命感」源於損害自己的事件。而損害和利益的性質界定不由客觀主宰,由心靈主宰。正面「宿命感」的作用為添染色彩,而負面「宿命感」的作用為自我價值保護。但是不管是哪種性質,要形成宿命感就必須有三個原素。第一,事件的外在力量大於內在力量。第二,事件的內在價值很高。第三,當事者未能察覺事件的關鍵因素。三者缺一都不能讓人產生「宿命感」。事件的外在力量與內在力量差距越大,並且碰撞越激烈,「宿命感」越強。同樣地,事件的內在價值越高,「宿命感」越高。事件關鍵因素越模糊,「宿命感」越強。

其中,當負面「宿命感」越來越強,它甚至會出現泛化現象。即「宿命感」從特定事件擴散到所有事件中。到最後,負面「宿命感」的自我價值保護功能會失效,人們會變得無力和自我否定。


畢加索著作---夢
所謂外在力量是指事件的外在條件和影響力,而內在力量即個人的能力和力量。例如,外在條件包括大眾觀念,環球時勢,生命限制和外在環境等等。個人能力即包括個人的知識,智慧,技能,財富和人脈等等。內在價值即個人對事物的主觀價值。例如,一張歷史名畫的內在價值在不同人的眼中就差距極大。名畫在藝術家眼中是無價之寶,在富商眼中就是個三億五億,但在農民眼中就是比樹葉還差一等的燃料。

自古以來,人類把不可思議和無可抵抗的外在力量都歸屬於上天或神明的力量。基於這種沿襲的概念,當外在力量大於內在力量,而本人又不能理解的情況之下,強大的外在力量會被自然而然地解釋為上天或神明的力量。故此,「宿命感」的產生往往是人們把事件的原委投射到上天或神明的身上,而非事件的本身。


        外在力量


單純的外在力量大於內在力量並不足以產生「宿命感」。例如,你參加了一個攤位遊戲,遊戲的規則要求玩家在半分鐘之內以木筷子把一百顆玻璃珠從一個盤里挾至另一個盤里。當你用盡渾身解數嘗試了一個小時後,你依然無法完成任務。這個時候,雖然你會覺得沮喪,但是難以引起「宿命感」。在這個例子中,外在力量雖然大於內在力量,但是事件的內在價值不高,而且當事者明白失敗的關鍵是技巧不足,所以心靈無需把失敗歸咎於上天,以此保護自身價值。

內在價值


同樣地,單純的高昂內在價值也不能產生「宿命感」。例如,你在參加一場對人生十分重要的比賽。在比賽里,你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困難和慘烈的競爭。最後,你憑著自己的實力克服了所有障礙並獲得了冠軍。這時候,你雖然會覺得高興,但是也不會生出「宿命感」。在這個例子中,內在價值雖然足夠高,但是內在力量大於外在力量,而且了解勝利的關鍵原素,所以心靈把結果歸功於自己。這種情況下,人們甚至會生出另一種與「宿命感」完全相反的感覺,就是「自由意志感」。他會認為人的「命運」是由自身意志所決定。

關鍵因素


事件的關鍵因素不被察覺也不能成為「宿命感」的獨立因素。例如,一個從未有使用過微波爐經驗的人嘗試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湯加熱了,肉熱熟了,為此,他很滿意。這回,他把一隻生雞蛋放進去加熱。不料一會兒,雞蛋炸了。再試再炸。他嚇了一跳,才知道雞蛋不能這樣加熱。雖然他不知道炸蛋的關鍵因素在哪里,但是他不會生出「宿命感」。因為雞蛋的內在價值不高。

美美的故事


然而,當事件的關鍵因素不被察覺,外在力量大於內在力量,而且事件的內在價值堪比生命時,「宿命感」就會產生。例如,美美是個中學生,其父母一直給她灌輸學習的重要性,為此,她很努力學習。可是,美美在升讀初中的第一次考試中即成為了班中的吊尾車。她大為激動,為此,美美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她請家教,進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閱讀。而且,她韓劇不看了,逛街沒有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她就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不停地做。可她到底是個人,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但是,她沒有放棄,她輸著生理液,在病床上,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病好後,美美的臉瘦了一圈。可是第二次考試的成績,她仍然是吊尾車。她不甘心,繼續努力,而且還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三番四次地折騰下來,可是她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最後,還是考出了令人絕望的吊尾車。美美很無奈,也很傷心。她認為這是「宿命」。她注定是個吊尾車。


開闊眼界


在這個例子中,美美的「宿命感」很強烈。原因有三。第一,學習成績的內在價值很高。第二,內在力量和外在力量的碰撞十分強烈。第三,內在力量與外在力量差距巨大。在巨大的付出後,美美依然沒能克服困難。第四,她不理解失敗的原因。屌尾車是一種強烈的心靈衝擊和自我價值的否定。為保護自身價值不被摧毀,她只能把問題歸咎於上天。在事件中,她還是吊尾車的原因很簡單。第一,這是一個特級精英班,她本就是最次一個。第二,她把握的讀書方法不及別人有效。第三,別人比她更努力。現在,你再看看這件事情,你還覺得這是一種宿命嗎?當人把事件的重點都專精於自己身上的時候,她就會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宿命感」的到來也埋葬了真相。因此,做人的眼界要開闊一點。


在命運中,施予總比接收衍生更多的好處。如果英明的你覺得這些內容還算有點意思,請小小地花兩三秒時間按下like and share 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你相信命運嗎?」--- 大眾的命運觀與心物二元性

信仰和機制

「你相信命運嗎?」

       
這是大眾觸及命運議題時一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的重點。沒錯,就是問題本身的旨意。你認為以「相信」為問題的寓意何在?事實上,「相信」是形容一種信仰的詞彙。信即有,不信即無。這也是大眾對「命運」的一種定性。然而,「命運」是一種信仰嗎?在古代,人們對降雨的原理一竅不通,就認定降雨是某位天神在施法。「雨神」成為他們的信仰。同理,基於「命運」的玄奧,大眾對其缺乏了解,「命運」被定性為信仰也屬正常。相對於信仰,命運更像一種規則和機制。我們不會以「相信」來形容一種機制,而是用「了解」。若是大家能對命運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那麼你應該不會再問出「你相信命運嗎?」這個問題了。你會問「你了解命運嗎?」

命運是人生的總和


現在,重新返回前面的問題,「你相信命運嗎?」

不要急於回答,因為問題還有另一個重點。沒錯,就是「命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弄明白什麼是「命運」。如果連「命運」的意思都沒搞懂就談什麼顯然有點扯談。「命運」這個詞的詞性多少帶點玄幻,會引導人們以邏輯以外的方式作出思考和理解。若以相對中性的方式去理解的話,「命運」是指人生一切的總和,包括思想和物質,人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中又以未來為重點所在。


        大眾的命運觀


大部份人對「命運」的理解都處於「宿命論」和「自由論」兩者之中。當然,除去這兩種人,還有一些「事不關己」的人。他們認為「我只是個普通人」,什麼命運不命運這種高深莫測的大道理不管他們什麼事。該吃飯的吃飯,睡覺的睡覺,懂不懂也不會少兩肉,什麼都不管不懂還是好好的。

相信「自由論」的人認為命運是種變數,命運的變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們認為自身的一切際遇都是由自己的努力,能力,性格和行動等因素決定。而「宿命論」的人即認為命運是定數,命運是上天注定的。人生的一切際遇都是神明或上天的安排。不管人有多努力也敵不過命運的安排。

無視「命運」的人就像一個不學遊戲規則就熱熱烈烈地沉醉於遊戲之中的玩家。他怎樣勝,為什麼勝,一點都不知道。他怎麼敗,為什麼敗也同樣不知道。他就像一個盲目的參與者,只專注於「參與」之中。這樣的人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因為他能全情地投入人生,只是少了點順用規則的便利。既然你在看本文,說明你並不是上述那種人。那麼,如果你是那種相信「自由論」的人,你值得慶幸了,因為你的自信使人生的發展站在了積極的位置。可惜,這種想法過於線性。因為命運並非單獨存在的直路,而是更像一個縱橫交錯的網。故此,「自由論」樂觀地忽視了人生的外在因素和不可控部份。若果你是相信「宿命論」的人就悲哀了,因為你把命運看成鉫鎖,奪去人的自由;把命運當成麻醉藥,使人無力。「宿命論」消極地忽視了命運中的內在因素和可控部份。

心物二元性


顯然地,無論是相信「自由論」或是「宿命論」的人,都是不理解命運的人。「命運」比想像中複雜。它的玄奧並不是一或二就能夠說清楚的。無論是「宿命論」和「自由論」都只能描述出「命運」機制的一小部份。


心物二元性
然而,了解「命運」的機制並不能賦予機制實際的意義,只有應用才能。未被應用的科學理論對大眾而言沒有多大的價值,甚至毫無價值。因為知道與不知道的區別不大。相信大部份人對「命運」的態度也是處於那種「知道與不知道的區別不大」的思維之中。命運的理論似乎只限於作為哲學家的思考題目和人們閑時的談資。又或者,它的應用只在玄秘的占卜師手下作為糊口的工具,如塔羅牌,星座運程,八字算命等等。這些應用多被冠以「迷信」的標籤。而最新興起的「吸引力法則」已屬難能可貴。可是,它依然只在十分片面的層面。這也是為何命運的理論沒有受到重視的原因。在命運的進程中,許多的「命運」規則被哲學家發掘出來,但是被發展應用到生活之中的却著墨不多。由始至終,「命運」都被定義為一種「信仰」而非一般「規則」。以這種「信即有,不信即無」的觀念看待「命運」實在有點落後。事實上,我們的世界是「心物二元」的世界。單純的唯心或唯物主義都是以偏概全。「命運」的規則也應該符合「心物二元」的性質。我們應該從雙方面豐富「命運」規則的應用,以免埋沒了哲學家們的智慧結晶。


在命運中,施予總比接收衍生更多的好處。如果英明的你覺得這些內容還算有點意思,請小小地花兩三秒時間按下like and share 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高潮起伏的命運論演進史



        1150億人的奇妙

根據某些學者的研究和推測,地球上曾經存活過1150億以上的人,包括現存的70億人。然而如此眾多的人群里,却沒有一人的人生是重複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唯一的。在如此眾多的唯一里,不同中又隱約藏著幾分相同。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奇妙得使人著迷。古今中外無數的思想家對這種奇妙帶著深深的嚮往。他們渴望看清這份奇妙,渴望理解這份奇妙,甚至掌握這份奇妙。這份奇妙的名字叫做「命運」。
       
「命運」就如輕紗後的佳人,不管怎麼看都顯得矇矓不清。古哲先賢們窮極學問,嘗試論述它,可是得出的結果却是截然不同。有人認為「命運」是被決定的,而另一些人即認為「命運」是自定的。


古代的命運觀


甲骨
        在現知的歷史中,人對「命運」的觀念一直在改變。在古時,神秘的「命運」被視為上天的旨意。由於知識和科技的不發達,古代人對大自然的理解仍處於相對「直覺性」和原始的階段。因為大自然的偉大和不可力抗,他們只好把不可解釋的現象歸咎於神明的靈性活動。他們以直覺把事件和各種自然現象串聯起來,形成特有的「命運」概念。根據這些概念,各種各樣的「提示」和經驗被古人「因緣際會」地串聯起來,「分析」出上天或神明對人類的種種安排。以中國為例,在石器時代,負責觀察命運的人為「巫」。巫把獸骨放在火堆中灼燒,直至獸骨崩裂,形成各種骨紋。然後,他們觀察骨紋的紋理,推測未來的可能事件。

黃道十二宮
隨著知識的累積,古人開始發現大自然的各種現象都有著某種規律。其中一種最為宏大和明顯的規律就是天象。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人認為星宿的排列是神明的指示。他們深信自己的命運都被掌握在神明的手上。以此為根基,他們發展出「宿命論」,並以星宿預測命運。古中國同樣如是。占星是最常用到的測命方式。


傳統西方的命運觀


柏拉圖
「宿命論」傳到雅典後,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以宿命論為基礎發展出「觀念宿命論」,而赫拉克利特和德謨克利特即發展出「自然宿命論」。「觀念宿命論依然主張「命運」是由某個存在所主宰和安排,但是「自然宿命論」即認為「命運」跟隨自然的因果規則發展。隨著哲學的發展,斯多葛的「自由意志論」,伊壁鵚魯的「偶然論」和懷疑者的「不可知論」相繼出現。「自由意志論」認為「命運」是由於個人意志的選擇形成的,並非上天的安排。而「偶然論」即主張「命運」並不由自身或神明決定,一切純屬偶然。「不可知論」更是指出「命運」或許不存在。然而,在多種的「命運」概念中,又以「自由意志論」和「宿命論」為多數人所信奉。兩者相對的概念引起激烈的辯論,但是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可是,這種對侍的局面在中世紀終於被打破。在教會和國皇的支持下,宗教界的「上帝決定論」成為歐洲主要的概論。隨著奧古斯丁在基督教樹立「上帝決定論」的旗幟後,「自由意志論」更是在中世紀滅亡。

中國的傳統命運觀


在中國春秋時期,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論」認為萬事萬物的發展都由自然規律所主導,與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宿命論」相似。其後,儒家孔子的「天命論」主張「生死有命,富貴由天。」,認為「命運」是上天決定的。由此可見孔子是「宿命論」的主持者。漢朝,隨著佛家由印度傳入,「因果論」扎根中國。「因果論」主張前世今生的概念。即前世的因會結出今生的果,今生的因會結出來世的果。個人的「命運」是由前世的自己根據因果報應的法則決定。故此,「因果論」仍帶有濃重的宿命色彩。


這種「宿命論」的說法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思想界,到宋朝的邵康節更是發展出「紫微斗數」,「鐵板神算」等理論。邵子認為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有一個「定數」。這個數是上天決定的,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數」,如出生時間。根據這些「定數」,他就能以公式計算出某人的「命運」。基於中國主要的儒釋道三家都是「宿命論」的支持者,「宿命論」成為中國思想界的壟斷者。而這份壟斷直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入侵才漸漸減弱,並出現其他派系的論說。

        近代的命運觀


牛頓
相對於中國的從一而終,西方的思想界却是風起雲湧。隨著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理定律被發現。到了工業革命時期,在科技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出現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致使人們對上帝的敬畏變成了對因果邏輯的追捧。「上帝決定論」被拉普拉斯「決定論」所打敗。「決定論」的理念跟「自然宿命論」和「道法自然論」基本一致。「決定論」認為自然因果法則主宰一切。只要確定原因,就可推導結果。隨著牛頓的力學定律,各科學家的熱力學定律,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上帝決定論」幾乎到了滅絕的地步。當時的科學界認為一切由自然規律主宰。直到20世紀初期,玻爾為首的科學家提出了「量子物理學」,把傳統物理學上自然法則的絕對性和確定性摧殘。「量子物理學」主張粒子本身一直處於非常不確定的狀態。除非人們對粒子作出觀察,否則它不會表現出一種確定狀態,而是處於一種不確定的概率分佈之中。故此,人的意志也作用到物理定律之中。

多重宇宙
尼采
20世紀中期,艾弗雷特從「量子物理學」中推導出「多重宇宙論」。「多重宇宙論」主張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可以產生不同的後果,而所有可能的後果都會形成一個宇宙。這種理論否定了未來的必然性,使「決定論」變得搖搖欲墜。同時期,「自由意志論」再度興起。這種興起源於近代哲學家尼采。尼采對「個人價值」的論述促成了「存在主義」的產生。「存在主義」主張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它認為人具有「自由意志」,認為世界由自由意志不斷選擇構成,人生在選擇成立之前沒有任何超驗的意義。人們要通過選擇自己的人生才能創造它的意義。故此,「存在主義」與「多重宇宙論」相輔相承,使得「自由意志論」最度升溫。雖然「自由意志論」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是意志並不能改變一切的事實依然局限了它的確立性。因為很多客觀條件都不能被自由意志所控制的,例如個人的出身並不被自由意志所選擇。因此,「命運」的歸屬依然處於爭辯之中。


新興的命運觀


賽斯
20世紀後期,「新時代」的思想興起。賽斯這個「靈魂」人物把「命運」的概念統一起來。他把形而上的「自由意志論」與「宿命論」相結合,形成了一套超前的「命運」概論──「靈魂進化論」。他認為自由意志源於靈魂,並且認同靈魂轉世的存在。靈魂有權創造自己的每個人生的「命運」。他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神,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是由自身的意念所創造。時間和空間都是幻覺。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沒有分開。它們一直都在,只是意識焦點不能全覽一切而形成分開的錯覺。他認為人生就是一份劇本,而每個靈魂就是一位演員。在閱讀劇本的時候,劇本早已經以完整的狀態存在。但人只能一頁一頁地看下去,因此,出現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錯覺。「靈魂進化論」與佛家的「因果論」不同的地方在於轉世的安排。佛家認為轉世是根據賞罰法則和時序進行,而「靈魂進化論」即認為轉世是根據靈魂喜好進行。賽斯認為轉世的目的在於靈魂的進化。而靈魂的進化需要大量的經驗。故此,靈魂不會單純滿足於美好的人生體驗,也熱衷於悲苦人生的體驗。而且他相信轉世不受時間束縛,所有轉世都在同時發生。當靈魂轉世得到的體驗越完滿,其進化度越高。
新時代

然而,「靈魂進化論」的新興仍未被大部份人所接受。因為近代人對科學的信奉根深蒂固,未被科學所檢測出來的靈魂仍只屬一種猜想,所以「靈魂進化論」的根源也不被承認。「命運」的進程依然進行著,它的身影仍然藏在輕紗的背後,等待著某人去揭開。


然而,你對「命運」的概念又是什麼呢?



在命運中,施予總比接收衍生更多的好處。如果英明的你覺得這些內容還算有點意思,請小小地花兩三秒時間按下like and share 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有趣的命運概念簡介


人生在世或長或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或男或女也許都感到過命運的依存。命運一直伴隨著我們。無論我們的人生是悲是喜,是得是失,是福是禍都無法離開它的跟隨。


失意者的咆吼



              世界上,對人生充滿悲憤失意的人很多,對其而言,命運根本就是場永無終止的災難。福無重至,禍不單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他們都會時常地向蒼天,向上帝,向真神,向佛祖抱怨,甚至有時會苦怒悲嘆地喝問。為什麼她是白富美,高富帥,而我即是吊絲,毒男和剩女?為什麼他總是被人所喜愛擁戴,而我却常常被人厭惡冷落?為什麼她那麼地聰明高貴,而我即蠢笨下賤?為什麼他能這樣地飛黃騰達,而我却懷才不遇,一敗途地?為什麼他們的人生如此地幸福熣燦,而我們的却如此悲苦艱難?為什麼命運選擇了向他們揮手而向著我們揮拳?到底是什麼使命運如此地討厭我們,以致於它不辭勞苦地玩弄我們?人的一生只是命運的玩偶嗎?人的幸福只能向命運乞求?

得意者的驕傲


世界上,對人生充滿願景和希望的人也很多,對其而言,命運不過是一匹烈馬。只要以大毅力,大決心就能把命運馴服。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們不怕天,不怕神,不怕艱辛,不怕困難,甚至認為一切事情都由我出發,一切事情都可征服。我所以富有,是因為我賺錢有方。我所以被受愛戴,是因為樂於助人。我所以飛黃騰達,是因為刻苦向上。我所以幸福熣燦,是因為樂天知足。故此,命運乘著我奔走而向著他人踐踏。

命運的本質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命運並非一個撒嬌的天神。它沒有個人的喜好,它沒有討厭誰,也沒有喜歡誰,更不會不辭勞苦地設計玩弄於你。命運也不是一匹烈馬。它不會向誰屈服,也不會被誰駕馭。命運更像一種因果邏輯,一種精密機制,而非人性化的天神或烈馬。只是命運的運行隱而不現,令人無從捉摸而已,以致眾人對命運的感悟出現巨大差異。然而,當大家細心地觀察它留下的點點片段和痕跡後,我們還是能勾勒出它行走的軌跡。盡管不是命運的全貎,但這軌跡對人生的過渡而言還是有著不少的幫助。


人生如燈


簡單來說,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就像一個燈泡。有的燈泡在開始的時候就亮著,有些燈泡在開始的時候却關著。不管開著或關著,燈泡身上都有一個開關繫著。有些開關一碰即動,有些開關盡力而動,有些開關竭力而半動,有些甚至始終不動。或者啟動開關的方式沒找對,因為有些開關按著動,有些開關轉著動,有些開關撥著動。不管怎樣,隨著觸動,有些燈泡由關變開,有些燈泡由開變關,甚至有些燈泡開開關關。無數的燈泡之中,無光的燈泡很多,發光的燈泡很少。發光的燈泡有些柔和,有些閃亮,有些耀眼,甚至有些刺眼。大部份的無光燈泡只會羡慕和妒忌地看著那些發光的燈泡而忘記開關其實在自己身上。即使小量無光燈泡醒悟到開關的存在也不懂得控制開關的方法。故此,無光的燈泡只能拖著長長的影子,活在陰暗之中。
 

燈泡的開關一直都在。當你在看這文章的時候,說明你已經厭倦了黑暗,並且醒悟到開關的存在。只要你學會控制開關的方法,人生可以因而改變。雖然方法未必能讓你成為最閃耀的燈泡,但是最少,你的心靈能得到釋放。現在,你的手已經放在了開關上,只有全力一按,閃耀的人生才會到來。這篇只是引子,控制開關的方法就在以後的文章中。



施予在命運中總比接收更有好處。如果英明的你覺得這些內容算有點意思,請小小地花兩三秒時間按下like and share 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