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的種類
為了更好地管理人生的各種「因」,我們必需懂得分辯和理解「因」的種類。「因」有內有外,有近有遠,有輕有重。其中「內因」就是一切源於自身的因素。這些因素有部份是可控的,而部份是不可控的,但是它們是關鍵的。而「外因」即是一切外在的因素,通常都是不可控的,其衍生的根源來自別人和環境。「因」的遠近即「因」與「果」之間的時間隔距長短。接近「果」的為「近因」,遠的為「遠因」。而「因」的輕重即非基於「因」的影響範圍,而是取決於「果」的關聯。
「果」的受體
每個「因」在不同件事中的輕重都不同。例如,出眾的外表對吸引伴侶這個「果」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因」,但是對數學測驗成績的「果」却無關痛痒。又例如,政府的基建政策是個影響範圍很廣的「因」,但是它對數學測驗成績的「果」也不重要。「因」的重要性取決於「因」「果」之間的關連性。雖然要準確地數值化其關連性到底有多大非常困難,但是概括地歸類還是可能的。例如,以「果」的受體作為參考點來判斷「因果」關連,就會十分簡明。所謂「果」的受體就是結果的直接承受體。
「內因」
例如:婦人打開窗後,引來一陣狂風,把正在桌子旁走路的小童吹得兩眼輕瞇。接著,他撞到旁邊的桌子,令桌上的玻璃杯摔破。
以杯子摔破為「果」,杯子就是「果」的受體。杯子作為受體,為什麼它會破呢?因為它的材質是玻璃而且在桌上。如果杯子是膠質制或在櫃子里,它是不會摔破的。無論材質和位置都是杯子的「內因」。由此可見,一件事的發生最重要的「因」是「內因」。它也是與「果」最直接關連的「因」。
「外因」
受體以外的因素,為「外因」。「外因」的重要性即取決於「作用的層次」。例如,直接作用在受體上的因素,為「第一層外因」。在以上例子中,小童撞到桌子,並作用到杯子上,使杯子最後摔破。作為「果」的作用者,小童便屬於這一層。接著,重要性次一層的因素就是作用在「第一層外因」的因素,是謂「第二層外因」。在以上的例子中便是那一陣狂風。而最不相關的「第三層外因」即是婦人打開窗這個動作。由上述例子可見,與受體互動越近的因素就越是重要,而這種關連性基本上是以時間的跨踱成正比的,跨踱越遠,重要性越低。
「果」受體非單一性
在上述的例子中,「果」的受體只有杯子。而現實中,很多事情的「果」都涉及兩個或多個受體。例如,「我追求某個異性成功」這個「果」中,大家應該明白「我」是「果」的其中一個受體。因此,一些源於「我」的「因」就歸類於「內因」。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異性也是「果」的另一個受體。因為一段關係是兩個人的事,而不是一個人的事,所以兩者都是「果」的受體。因此,一些源於異性本質的「因」也是「內因」。
「因」的延續性
除了「因」的重要性,「因」的延續性也非常重要。所謂延續性即是「因」在時間跨踱上的有效性。事實上,有些「因」的有效期是非常長遠的。例如,某人學會了英文,那麼這項技能就是一個延續性的「因」,因為它可以在習得以後一直發揮作用直到其死去。而上述的狂風和小童都是一次性的「因」。這些「因」的有效性十分短暫,通常只作用到一個「果」之中。延續性的「因」大部份都是天生或修習所得,也以「內因」而存在居多。例如,學歷,外貎和行為模式等等。
「因」的衍生性
除了延續性外,「因」也有衍生性質。所謂衍生性質是指「因」可以隨時間和互動的進行,由一個「因」衍生出更多的「因」的特性。而這種衍生性質的「因」又以「內因」為主。例如,某某非常好學。「好學」就是一個本質性因素。它能衍生出很多技能因素,如多國語言,琴棋書畫等等。這些技能性因素都屬於「內因」,是源於自身的,而且是延續性的。若是某某要面試一份公關工作,其多國語言技能是個非常重要的「因」。因為這「因」能使他成功取得這份工作的機率大升。又例如,某某很自私。「自私」這個本質性「因」會衍生出一個「難以相處」的「因」,而「難以相處」的「因」又會衍生出「朋友少」和「敵人多」的「因」,「朋友少」的「因」又會衍生出「人際網絡窄小」,「機遇少」的「因」。「敵人多」的「因」又會衍生出「阻礙多」的「因」。由此可見,越是本質性的「因」,所能衍生的「因」就越多。就像「自私」這個本質性「因」就在例子中前後衍生出六個「因」。而次一層衍生出來的「因」如「朋友少」,就只衍生了兩個「因」。因此,越是本質性的因,其衍生能力就越強,也越重要。
正反循環
「因」的衍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和「因與因」的互動。就以技能性的「內因」為例,某某若是要成為一個精通外語的人才,他便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於學習和練習上。而且某某還需要一定的語言天分。當某某獲得「精通外語」這個「因」後,這個「因」又可與別的「因」,如「八面玲瓏」,相互衍化,產生出「國際化朋友圈」或「出色公關」的「內因」。由此可見,從小開始衍生有利自己的「內因」比長大後開始發展自己的「內因」要領先很多。因為他們擁有更多時間去衍生「內因」。而更多的「內因」又可引發更多的互動,造成更多的「內因」衍生。這是一個相輔相承的良性循環。而惡性「內因」也是同一道理。因此,成功的人生,就應該從小開始規劃。
「因」的衍生除了互助性的正回饋,還有抑制性的反回饋。良性的「內因」與惡性「內因」是互相排斥的。惡性的「內因」會抑制良性的「內因」衍生,反之亦然。如上例所示,「八面玲瓏」能讓「精通外語」產生出「國際化朋友圈」的「內因」。而「孤僻」的「內因」即抑制了產生出「國際化朋友圈」的可能。因此,除了增加良性「內因」,也應該盡量減少惡性「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