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不一樣的決定論 -- 通用「邏輯」與揣摩人心的手段

人性的通用邏輯


因為「自由意志」的存在,人生的運行並沒有一套固定的共同「邏輯」。同樣的「邏輯」只能適用到大部份人的行為,而不能適用到每個人身上。例如,在現今社會,大部份人會以利為先,然而,也有小部份人即以義為頭。又例如,大眾都遵從權威,但是也有少數人獨立思維。人與人相處的學問並不能用一條簡單的公式解答出來,而是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本質。人性的本質是人類成立「邏輯」的根本。故此,大多數人的「邏輯」都有共通點。例如,「慾望」和「恐懼」。雖然每個人的「慾望」和「恐懼」都不同,但是其本質是不變的,只要把握這些共通點,大部份人的行為便可被預測和控制。而少數的人即可靠針對性地研究,找出其特有「邏輯」,再加以此推斷。例如,重利者誘之以利,重情者動之以情。「因人制宜」或許能算是一種簡單的共用「邏輯」。

相對於針對特定目標,掌握適用於大眾的泛用思維「邏輯」比較簡單。事實上,巿面擁有許多關於待人處事的書籍,如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孔子的《論語》。雖然書中沒有教導讀者如何捉摸別人的思維,但是它們能以刻板的通用例子說明,在特定情況下,大眾會以特定方式行動。只要根據這些特定情況,便能大致預測出目標反應。

人性與縱橫家


歷史上,善於揣摩人心的能人並不少。他們都有識人之明,可以根據人性的本質和別人的行為模式,摸索出他人的思維「邏輯」。根據這些「邏輯」,他們能大概推斷出別人的後續反應,甚至左右別人的決定。中國的戰國時期是個混亂的時代。能否在混亂中把握人心的方向成為了存亡的關鍵。縱橫家在這個時代無比耀眼,他們所編著的《戰國策》就是一些巧妙利用人性本質而制訂策略的事例記錄。洞悉人心,制定策略正是縱橫家通曉人類行為「邏輯」的表現。以下是《戰國策》其中一個利用人性「邏輯」的例子,取自《東周‧秦攻宜陽》之章。

秦攻宜陽的故事


  有一天,秦國攻打韓國的宜陽城,周赧王對大臣趙累說:「你預測一下事情的結果怎樣?」
趙累答:「宜陽必定會被秦國攻破。」
  周赧王說:「宜陽在不過八里見方的地方有英勇善戰的士兵十萬,糧食可支用好幾年;在宜陽附近有韓國國相公仲的軍隊二十萬,附近遇有楚國大將景翠率領的士兵,依山扎寨,相機援救宜陽,秦國一定不會成功。所以宜陽不會被秦攻破。」
  趙累答:「攻打宜陽的秦將甘茂是寄居秦國的客將,如果攻打宜陽有功,就成了秦國的周公旦。若果不成功,就將在秦國被革除官職。另外,秦武王不聽群臣父兄們的意見,執意要進攻宜陽,若是宜陽攻不下來,秦武王會以此為耻。大勢如此,所以我說宜陽一定攻下來。」
周赧王說:「那麼你替我謀劃一下,我們應該怎麼辦?」
趙累答:「請君王對楚將景翠這樣說。」
「你的爵位已經是執圭,你的官職已經是柱國,就是打了勝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不能取勝,就必遭死罪。因此,正面抵抗不如以在背後攻擊秦國的方式來援助宜陽。只要你一出兵,秦國就會害怕你要乘秦軍疲惫去襲擊它,就一定會拿出寶物送給你。韓國國相公仲也會因為你乘虛攻打秦國而敬慕你,他也一定會把寶物送給你。」

秦軍攻陷宜陽以後,楚將景翠聽取周赧王意見,發兵攻秦。秦國大為恐懼,趕緊把煮枣的地方送給景翠。韓國果然也拿出重寶謝景翠。景翠因此對周赧王感恩戴德。

邏輯的推導


在這個例子中,趙累以人性的「慾望」和「恐懼」推斷出秦王,甘茂的行動;又以人性的「善念」推測韓國國相的行為;更以「慾望」和「恐懼」左右,甚至看似控制景翠的動向,實在叫人讚嘆。周赧王雖然能從環境因素推測事件的可能性,但是趙累比他看得更深。趙累明白一件事情的發生主要取決於人,其次才是環境。在上述的事件中,宜陽的客觀外在條件並不差,既有守城,又有強援和後備。在正常情況下攻軍會知難而退,根本不會被攻破。但是攻軍却帶著必死的決心與之作戰,迎難而上,最後勝出。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因素比環境因素更重要。事件的走向取決於心理更多於客觀條件。因為趙累洞悉人性本質,故此能準確地推斷別人的思維「邏輯」,最後預測事件的走向。由此可見,人類的行為「邏輯」對預測事件的重要性。

從景翠的行為看來,他就像趙累的扯線布偶。難道「自由意志」失效了?實際上,趙累並沒有硬性規定甚至控制景翠的行為。有被控的感覺只是因為趙累預先判定出景翠的思維。景翠的思維中的秤依然存在。他轉換外在條件成心靈砝碼的方式也沒有改變。趙累只是把既定的外在條件拋給景翠,誘導砝碼傾斜的方向。「自由意志」還在,但決定的方向却被趙累推測到罷了。

德川家康的計謀


又例如,德川家康於三方原之戰中敗逃到濱松城。德川軍利用武田信玄的多疑和恐懼在濱松城擺下「空城計」,讓德川軍完全放棄防備,並打開所有城門。信玄恐防有詐,停止進攻。結果家康順利避過一劫。「空城計」的成功在於信玄的多疑思維。若是換上另一個以勇武為主的將領,「空城計」只會毫無用武之地。故此,推測必須基於邏輯思維。


「揣摩」人心



那麼,如何知道對方的思維邏輯呢?縱横家的師祖鬼谷子深有研究。他認為要知道一個人的思維邏輯必須反覆「揣摩」。所謂「揣摩」是兩個不同的步驟。「揣」指通過對方的行為記錄,以揣測、分析、推理等方法對目標作出的合理判斷。「揣」又分兩個形式,分別是「揣情」和「量權」。揣情是透過目標的喜好,性情,情緒等心理狀態,捕捉對方內心的實意。「量權」是調查目標的外在條件,包括處境,人脈,地位等等。「摩」指對目標進行蓄意試探和誘動。則以行動或言語探入其心使其外露。簡單來說,「揣」是主觀判斷,「摩」是客觀反應。靈活運用「揣摩」技巧便能發掘出目標潛藏的思維邏輯,然後預測其後續反應。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不一樣的決定論 -- 善有善報?還是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思維邏輯的生成


如此重要的「邏輯」又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人們的意識在出生的起始階段仍沒有固定的思維「邏輯」,只有本能的生物反應。然而,經過學習、模仿和頓悟的方式,「邏輯」會慢慢形成雛形。這些雛形會隨著經驗而變得牢固或消除。

               

思維邏輯與性格


或許,思維「邏輯」的重要性比你想像中的要大。表面看來,「邏輯」應用只在推測因果和決策等事情上。實際上,它的應用同在更本質的事件上,如「思思」。人們要進行「思思」,就必需要有一套「邏輯」進行批判,否則,「思思」也只是一種多餘的活動。基本上,人們的所有思想和意念都基於某種「邏輯」而發展的。人們所熟知的「性格」也是「邏輯」的概括表現。例如,「外人的可信性不高」、「安靜比熱鬧舒適」和「自身與別人難以融洽」等等多種思維邏輯結合出來,便是「孤僻」的性格。意識層面的「理想我」和「陰暗我」都是基於自我思維「邏輯」和經驗組合而就。甚至人們對事物賦予意義的好壞也是源於「邏輯」。細心一想,人生的最大關鍵點就在「邏輯」之上。一套正確的「邏輯」足以扭轉個人的人生。這種扭轉不限於未來,還有現在和過去。

思維邏輯的魔法


在大眾的眼中,過去是無法改變的。這是人們一直相信的「邏輯」。但是你現在已經了解到,我們不但活在「實相心界」中,同樣也活在「我相世界」中。或者,我們無法改變「實相世界」的物質事件,但是我們完全擁有控制「我相世界」的能力。只要我們更改自身的思維「邏輯」,把「我相世界」中過去的所有事物都重新理解和定義,我們的經驗也會相應改變。根據「邏輯」的變化,好的可以變成壞的,壞的也可以變成好的。在這一點看來,「邏輯」基乎成為了「我相世界」的魔法師。這樣看起來有點「自欺欺人」,但是別忘了,你的生命從來都是繞著「我相世界」而生。正視內心就是正視自己。

人與人之間的邏輯互動


除了內在的「邏輯」應用,外在的「邏輯」應用同樣重要。人的一生大部份時間都在做與人相關的選擇。這些選擇不但基於自己,還基於別人,所以人既要理解自己的「邏輯」也要理解別人的「邏輯」。

「物與物」或「人與物」之間的因果互動邏輯是相對直接和單一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因果互動及邏輯互動却是多變和複雜的。因為物的特性是比較純粹的,而人的特性却是矛盾的。人是種十分矛盾的生物,因為人類同時擁有理智和情感。故此,「決定論」的自然法則能主宰自然的運行,但是它對人生的因果運行並沒有一致性。甚麼叫非一致性?就是同樣的因却生出不同的果。因為每個人應用的邏輯都是不同的。例如,有人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又有人相信「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基於個人邏輯和理念的不同,所以有人喜歡「以德報怨」,也有人喜歡「恩將仇報」。

合理不合情的邏輯


大多數人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是天地運行的正理,所以這里不作多說。而「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則是蒼天無眼,但天道的運行真的是這樣的嗎?雖然「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這種結果一點都不合乎人情並且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它在命運的運轉中却是合理的。因為「存在則合理」!如果「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違反自然邏輯發展的話,它就不會存在。既然它存在,就說明它是合乎天理的。因此,那種「蒼天無眼」的理念完全只是基於人類的情感而衍生的錯覺。這里筆者並不是主張揚惡去善,只是想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因果邏輯並非由人類情感而定。

盜跖的盜亦有道


「殺人放火金腰帶」的經典例子要數《莊子-盜跖篇》里的惡人盜跖。盜跖是春秋時期魯國大賢展禽的弟弟,原名展跖。展跖自幼桀驁不馴,長大後投奔山寨,造反為王。其後與家族劃清界線,去掉展姓,取名盜跖,表明以盜為榮。盜跖帶領九千人馬橫行天下,略劫諸侯各國。齊國最富,受害最深。盜跖一旦攻來,便會趕跑官軍和民兵,然後推倒牆壁,搗碎門戶,搜略財物,拖走牛馬,抓走少婦少女,先姦後賣。若盜跖攻來,大國尚能打保衞戰,小國則被嚇得躲入碉堡作縮頭龜,可憐的百姓,受盡苦難。

盜跖認為「盜亦有道」!他指出要偷要搶,先摸肥瘦,全憑直覺,這是聖。破門而入,衝在前頭,不怕犠牲,這是勇。撤退出來,爭著斷後,掩護弟兄,這是義。見機行事,曉得適可而止,這是智。分贜公平,體現博愛精神,這是仁。五德俱備才算大盜。品德敗壞只配小偷。從盜跖的故事看來,只要具備能力,按照因果發展,「殺人放火金腰帶」這個邏輯是成立的。

修橋補路無屍骸


「修橋補路無屍骸」的經典例子更是多不勝舉。夏桀王砍諫臣關龍逢的頭,商紂王剜諫臣比干的心,周王殺忠臣萇弘,撕成肉塊,吳王殺忠臣伍子胥,煮成肉湯。商鞅變法強國,被秦惠王車裂示眾。這些忠臣都因為自己的仁義而慘死。試問「修橋補路無屍骸」何錯之有?


無論是「殺人放火金腰帶」,還是「修橋補路無屍骸」,命運的運行邏輯在於主事者的思維而非事態的善惡。雖然盜跖壞事做盡,但諸侯們的思維都以避讓為邏輯,所以盜跖能大盜橫行。而所謂的忠臣遇上暴虐的君王,雖然他們有美德,但只能遇上橫禍。因為忠臣的思維是忠於君報於國,而暴君的思維是所有人皆為奴隸和工具。當兩套思維邏輯是相遇時,結果變成逆反饋的「修橋補路無屍骸」一點都不意外。盜跖與諸侯的思維也是相斥的,所以結果也是逆反饋的。在人與人之間的邏輯相遇時,到底是逆反饋還是正反饋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思維邏輯的互動方式。同樣地,「以德報怨」的行為也是一種逆反饋,但是人們並不認為是蒼天無眼,反而鼓舞讚頌。故此,人與人之間的邏輯互動總是被世人的主觀情感渲染而變得迷糊。只有認清真相才能明白命運的運行的真理。

緣與運轉力


如果要用一個美妙的字來形容人與人之間邏輯的互動的話,那就是「緣」。就筆者而言,所謂的「緣」並不是公式化的正反饋或負反饋現象。它牽涉到個人的「運轉力」。而什麼是「運轉力」則在以後的文章再講。簡單來說,「運轉力」就是個人把控命運的能力。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不一樣的自由意志論 -- 意識與潛意識互動模型新論說


經典的意識與潛意識模型由19世紀的心理學家弗洛依德舉出。其模型主將意識和潛意識由三個主要部份組成。其分佈就如一座冰山。意識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份,而潛意識就是浸在水下面的冰山部份。詳情可回顧<不一樣的自由意志論-- 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論說>這篇文章。雖然冰山模型很形像地把意識和潛意識的功能劃分出來,但是其互動的方法却留下很大的一片空白。

事實上,神經科學界已經有很多證據指出潛意識的發動要先於意識。而且,無可否認地,行為心理學界同樣有證據支持人們的意識可影響潛意識。詳情可看<不一樣的自由意志論-- 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論說>這篇文章。那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互動是如何進行的呢?

 心里對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心里對話。心里對話一般會在面對選擇時出現。例如一個減肥的人在面對美食時出現的內心爭扎。如果大家有細心留意心里對話,你必定能發現我們的思想會劃分成兩個角色。一個是發出思想的角色,另一個是聆聽思想的角色。兩者一說一聽地進行著,形成對話。那麼當你的意識在發話的時候,到底是誰在聽是誰在說?是意識在聽嗎?不是!是意識在發話嗎?也不是!聽的和說的都是潛意識。那麼意識做了什麼?意識在做邏輯分析。她把潛意識的意念和外在環境的互動作出衡量和可行性分析。因此,內心對話的天使和魔鬼都是來自潛意識。

佛家心理學


在心理學上,佛家有其獨到的見解。佛家對意識的劃分甚至比弗洛依德的冰山模型要細緻得多。例如,冰山模型對意識的劃分只有兩層,分別是意識和潛意識。而佛家則把意識劃分成八識,意識層有六識稱為「眼耳鼻舌身意」;潛意識層有兩識分別為「末那識/意根」和「阿賴耶識」。意根為人的意念根源,也可理解為本性。而「阿賴耶識」是世界萬物最本質的靈性,則萬物最純粹的智能。而意識與潛意識層的互動論說可以從《六祖壇經》中的一首佛偈中窺探一二。

六祖慧能的佛偈如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單獨看這首佛偈很難理解它要說明的是甚麼,因為它的產生來源自另一首佛偈。另一首佛偈來自慧能的同門神秀。

神秀的佛偈如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的佛偈訴說的是修持本性的方法。所謂本性其實就是我們的潛意識部份,也就是意根。在這里,我不想用高深的佛教用詞來描述這句佛偈,如「淨圓覺」或「覺有情」等,因為常人看著都覺得摸不著頭腦,看不明白,所以這里用比較淺顯的方式來表達。神秀認為人的意識(心)就如一面鏡子。各種邪念歪念(貪嗔痴)都是塵埃。如果想意識純淨(澄明)就需要不斷有意識地抺去那些邪念,把鏡子擦乾淨。

神秀和慧能的師父是五祖。五祖在聽完兩者對修持的描述後,認為神秀還未理解心為何,而慧能則成功掌握。那麼慧能又是如何修持的呢?

慧能的佛偈一方面是禪述自己的見解,同時另一方面指出了神秀修持方法的錯誤。如果單從慧能的佛偈的字面去解讀他的意思,很容易便會被解讀為人的識身和識心都是虛幻的,本性是無垢純淨的,並不會被邪念所污染。雖然這樣解讀並沒有大問題,但是其中的精粹却會被忽略掉。若結合神秀的佛偈去解讀,慧能認為我們的意識(鏡子)並不是意念的根源 (鏡台),只是無形的投影,真正的意念(性)潛藏在意識的深處(潛意識/意根/阿賴耶識)。有意識地去拂拭鏡子的塵埃就如用力去抹平水波一樣,並不能抹平水波,因為水波的根源還在別處。

阿賴耶識是無垢純淨的,並不會被邪念所污染。開悟的人都開啟了阿賴耶識,故而他們的心能夠純淨(澄明)。他們明白意識只是投影,用意識去驅除邪念(塵)是無法完全驅除的。因為邪念並不是來自於意識,而是來自於潛意識(意根)。意識無法抺除藏於意根中的邪念來源。只有接觸更深層的意根或阿賴耶識才能得到澄明。

 意識與潛意識互動模型的砌圖片


這種意根的理念正正符合神經科學所發現的證據,則潛意識要先於意識的形成。因為我們的思想和意識是來自意根,則潛意識部份。

思想家尼采提到過「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當我們的意識凝視自己內心的深淵(潛意識)時,內心的深淵(潛意識)同樣凝視著我們自己。這句話正好表達出意識與潛意識的互動。

無論是弗洛依德,尼采,慧能或神經科學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揭示了意識和潛意識互動的一角。他們發現了各自的砌圖。只要我們把他們的發現砌合起來,一幅清晰的互動圖像便呈現出來。以下是明鏡模型構圖。
意識與潛意識互動模型明鏡論說
  
我們的意識是明鏡。她是潛意識伸延出來的一個自照部份。她的作用在於反射(意根)潛意識浮現的思想。如果沒有意識反彈的回饋,我們根本無法察知自己的思想。潛意識也無法對自身的思想進行情感反饋。這塊明鏡的形態是後天生成的。她由我們的經驗和邏輯思維交融而成,所以她代表了我們的理性,映照出我們對事物的善惡判斷。

我們的潛意識是深淵中的意根。她是一切意念和情感的起源。她就像一個黑箱子。當思想和外在變化信號被傳輸進這個神秘的黑箱後,她會基於一種不被自我感知的邏輯進行分析,然後生出情感,如喜怒哀樂。因為黑箱中的邏輯無法被意識感知,所以我們不知道為何我們會生成不同的愛好。有些人喜歡紅色,有些人喜歡藍色,而另一些人則喜歡白色或其他顏色。這些喜好並不是基於後天賠育的邏輯所能解釋的。


我們的意識更像一種對外智能,是為了達成潛意識情感的滿足而服務。正如行為心理學家所說,意識能在某程度上控制我們的行為。但對普通人來說,在最深入的本質里,意識是被心所牽動的。只有那些開悟的高人才能以智慧(意識)駕馭情感(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