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不一樣的自由意志論 -- 「意識與潛意識的互動」及「強化理論」


優化思維模版的困難


上文提到思維模版優化的重要性及其進行時或會引起精神壓力和行為反彈。因此這里多描述一些優化思維模版的引導。

單純地靠意識行為壓印新思維模版到潛意識模版來轉換內心賦予事物的意義不是有效的方法。壓抑的結果終會引致反彈。就如彈簧一樣,越是大力的按壓,反彈的力度就越大。更好的方法是溝通和誘導。例如,壓迫一個小孩讀書並不會使他愛上讀書。相反,讀書只會成為小孩的壓力來源。

意識與潛意識的互動


大部份人都誤以為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都是完全獨立分開的部份,就像兩個互相爭奪主權的敵國,意識為理性光明,潛意識為無理陰暗。人們以為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會以大腦為戰場不斷打壓對方,渴望成為主宰。事實並非如此,在一般情況下,作為一個整體意識,意識層和潛意識層是互通互動的。意識層的思緒會深入到潛意識層,潛意識層的思緒同樣會浮現於意識層。例如杯弓蛇影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因潛意識中誕生的恐懼使意識中的弓影扭曲成了蛇影。又例如,意識中的微笑動作能改善潛意識中的憂慮心情。只有兩者的意念完全衝突時,才會形成爭奪局面。

可是,基於上述的錯誤觀念,每當人們遇上互相衝突的思緒時,都會歸咎於潛意識作亂。因此,大部份人都認為兩識相互衝突時,鎮壓潛意識是唯一的方法。例如學生甲的潛意識告訴他,自己很樂於玩電子遊戲,但是他的意識告訴他要努力學習,要養成讀書的習慣。為此,他不斷壓迫自己去學習,不讓自己玩電子遊戲。這時除了痛若,他根本沒法刻印新的思維模版。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溝通兩者,將意識的思維透過行動和情感慢慢地刻畫到潛意識之中,完成「潛而默化」。

思維模版的刻印


情感與邏輯


在這個刻印的過程中,情感和邏輯的引導十分重要。因為邏輯功能來自於我們的意識層面,而情感功能則來自於我們的潛意識層面。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出現衝突是情感和邏輯溝通不良的具體表現。俗語說,解鈴還需繫鈴人。因此,情感和邏輯也是化解意識與潛意識衝突的潤滑劑。

潛意識的生物性利己主義與正面情感


要成功地刻印新的思維模版,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潛意識思維模版的一些情況。其實,以意識更改潛意識思維模版引起的反動主要來自於潛意識中的生物性的利己主義和固有的正面情感。就如學生甲的例子,玩電子遊戲在潛意識中是利己和愉快的,要無理地削奪這些快感,潛意識自然不願意,故而發出痛苦的情感。因此,我們的意識必須說服我們的潛意識。而意識要溝通潛意識就需要從利己主義和固有的正面情感這兩方面出發。

所謂的生物性利己主義就是本能地利己。例如,人為何會喜歡比別人强?因為强大預示著能擁有更多資源。擁有的資源越多,生活就越有保障,受到傷害的可能就越小,同時也利於自己的後代繁殖。因此,自我的成長和强大會本能地使人感到愉快和滿足。例如,人為何討厭勞力。因為勞力會使身體大量消耗能量,令身體處於虛弱狀態。一旦發生危難,身體將無法應對。為保存身體的能量水平,人們不喜歡勞力,喜歡安閑。

人們喜歡玩電子遊戲則基於遊戲中的自己不斷變得強大而產生的滿足感。事實上,電子遊戲的設計都是針對人類的滿足感而生成的。例如角色育成遊戲,人們只要願意花費時間,他們就可以在虛擬的電子世界得到現實世界難以企及的成就。他們可以在電子世界里快速成長,呼風喚雨,富甲天下,以致他們的潛意識將這些意識層面的認知變成快感。這種快感對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成功感的人來說,更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故此,人們非常容易把「電子遊戲非常好玩」的思維邏輯刻印到潛意識思維模版之中,縱然他們的意識思維明白玩電子遊戲對現實生活沒有幫助,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但是他們的潛意識却令他們難以停下來。因此,要阻止學生沉迷於電子遊戲非常困難。

因此,要優化潛意識思維模版,人們先要明白到意識層面的思維需要迎合潛意識中的利己性和正面情感需要,最後達到意識和潛意識衝突不再全面敵對的情勢,才可使重新印刻思維模版變得可能。


  以利益說服潛意識


         一般來說,人們是無法直接以意識產生情感的。我們只能以意識引動潛意識,然後潛意識產生相應的情感。例如,在曼德拉發起自由革命而入獄的事件中,他的潛意識把身體受到傷害和勞動定義為負面。(我相信一般人都會有這種定義。)若意識要將另一種意義和價值覆蓋到潛意識上,他必須在事件上找到利己的思維邏輯才可以,如折磨是一種非常利好的情緒控制課程。而情緒控制是一種相當强大的自我成長和優化表現,能很好地滿足潛意識中的利己主意。故此,當利益足夠說服自己的潛意識時,意識層面的思維邏輯才能溝通潛意識,使潛意識認同身體傷害和勞動同樣是利己和有益的事項,以致勞動和傷害在感到痛苦時同樣感受到成長帶來的愉悅感覺。憑借這種快感,這種新思維才可能刻印到潛意識之中。

  當然意識不一定能說服潛意識,而能否說服的最直接表現就是有沒有產生正面感受。若是在痛苦的同時沒有感到快樂,那麼,你的說服便成敗了。假如當時的曼得拉不懂得以利益游說自己的潛意識,而是死忍,那麼只會在潛意識形成積蓄的壓力,最終會爆發。


  巿面上的心靈書籍如傑克‧艾菲爾和馬克‧漢森的《心靈雞湯》系列,是種不錯的工具書。它們能教懂意識層面的思維怎樣用利己的邏輯說服潛意識,使改變思維模版時的意識衝突降低。例如,它把人們可能面對的各種事物和困難中的正面影響都描述出來,使人不再專注於負面意義。因此,明理才能順行。


外力引導


上述的方法是由內而外的措施,對意志力和智慧的要求較高。雖然由內而外的方法比較徹底和可以泛化到各方各面的問題,但是對某些人(如小孩)來說過於困難。因為無論是小孩的意志力或智慧都有待成長。故此,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外力輔助這個刻印過程。從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要刻印新的思維模版需要通過行為,故此由控制行為增强刻印效果十分有效。只要把一種能產生正面情感的行為與既定的潛意識思維模版或行為關連在一起,就可起到影響行為的作用。

心理學家斯金納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強化理論( reinforcement theory)就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手段。強化理論主張人或動物採取一定的行為作用於環境時,若這種行為的後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在以後重複出現。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會減弱或消失。人們可以用這種正强化或負强化的方法來修正其行為。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在特定行為時,為行為者帶來愉快和滿足,如給予美食,金錢或讚賞,使行為者傾向於重複行為。另一個是在特定行為時,為行為者減少和消除不快和厭惡,如減少責罵,打擊或勞力,使行為者傾向於重複行為。

負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在特定行為時,為行為者帶來不愉快和痛苦,如給予責罵,罰款或打擊,使行為者傾向於減少行為。另一個是在特定行為時,為行為者減少和消除愉快和滿足,如減少美食,金錢或讚賞使行為者傾向於減少行為。


如果想得到更詳細的講解,可以到以下網站閱讀:斯金納强化理論

  以下是一個正强化的經典例子。

教育家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育才學校當校長。一天,一個男生用一塊磚頭砸同學,剛好被他看到了。他立即上前制止,並讓這位男生一會兒到他辦公室去。等陶行知先生回到了辦公室,那男生已經在他辦公桌前等候了。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男生,說:「這塊糖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比我早到。」

還沒等那男生從驚異中反應過來,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就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老師,尊重我。」
男生接過糖果,眼神中充滿了狐疑。接著,陶行知先生又說:「我去瞭解了,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你才打抱不平。這說明你有正義感。」

說著,又掏出第三塊糖遞給了男生。這時,男生又感動又慚愧,他流著淚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打他,不能用這種方式制止他。」


陶行知先生露出了笑容,他拿出第四塊糖,欣賞地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你能自己認識到錯誤。」四塊糖果的力量,也就是正強化的力量。

相輔相成


强化方法雖然比較簡易,但是它是一種針對特定行為的方法,所以局限性比較多。而且這種由外而內的方法比較像走偏門。是以一種間接的方式引導行為而非直接作用於思維層面的方法。當外力消失時,行為也會自然消退。而內而外的方法則是本質和思維上的全面提升。由此看來,兩者各有優劣,所以同時進行可更有效地優化思維模版。


如果覺得文章有趣,請小小地花兩三秒時間按下G+1或 facebook 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